港人對房屋前景悲觀 逾半市民冀一生做一次業主
發布時間: 2018/08/19 16:14
最後更新: 2018/08/19 16:35
住屋問題嚴竣,一項調查顯示,有53%受訪者認為政府有責任資助一般收入的香港永久居民,一生之中可以有一次機會成為業主;逾七成人認為政府應增加居住在公營房屋的人口比例。受訪者對「香港房屋前景」較3年前顯得較悲觀。
智庫組織「未來@香港」委託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,今年7月成功訪問1048名成年人,了解市民對房屋問題的看法。就政府計劃今年底預售首置上車盤,調查指六成市民傾向其價格,跟市民負擔能力掛鉤;另外82%被訪者稱首置盤不應容許業主放租,只可自住。轉售限制方面,受訪者希望平均轉售期約9.8年。另外逾73%人認為首置盤只可轉售予合資格家庭,以至回售給政府,僅14%人認為首置盤可於補價後,在私人市場放售。
團體曾於2015年年底進行類似調查,跟今次調查比較,受訪者對「香港房屋前景」較3年前顯得較悲觀。以10分為「前景變得非常好」,0分是「非常差」計算,今次調查錄得3.87分,比2015年的4.3分,跌0.43分。至於市民對「住屋需要的滿足程度」,平均亦較3年前下跌0.46分,今次調查錄3.53分。
對於過半受訪者認為應予機會「一生人做一次業主」,身兼前立法會議員的「未來@香港」召集人李華明認為,除了滿足市民的置業願景外,也要關注公屋輪候時間達5.3年創近年新高,政府應加大力度開發土地建公營房屋。
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認為,如要做到合資格市民一生獲一次置業機會,政府需提供更多資助出售房屋供市民置業,認為政府涉及的額外支出有限,但前提會收少了地價收入。他強調,若政府要致力解決房屋問題,在現時庫房盈餘較多的情況下,政府要有決心收取較少地價,以達至目標,否則難望解決市民居住問題。